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信息

深挖热电潜力助力北方清洁供暖
时间:2019-04-26 09:08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浏览量:2036

   热电联产在各种清洁供暖方式中供热能耗最低,是最节能的方式。热电联产应该得到足够重视,成为北方供暖发展的主要方向。

   随着4月中下旬最后一批热电企业2018~2019年供暖季的结束,我国北方清洁供暖工作又经历了一次全面的检阅。国家层面对北方清洁供暖工作的大力推进,催生了热源、热网、供热管理体制等全方位的高质量发展,多种能源形式并存的供热体系逐步在因地制宜的布局,热电联产的独特优势和待挖潜力持续引发着行业的关注和热议。

   “北方城镇应以热电联产和高耗能工业余热为主,再加上燃气末端调峰,形成我国特色的低碳高效城镇供热系统。北方农村依靠生物质能、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热风方式,根据当地特点,发展适宜的方式。”在前不久由中国城镇供热协会农村清洁供热工作委员会主办的首届中国农村清洁供热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江亿表示。

   热电供暖能力有待充分发挥

   “既有城镇热电联产供暖能力有待充分发挥。”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张建国在上述会议上表示。在张建国看来,热电联产适合北方地区大中型城市及人口20万以上的县城。

   “无论是从经济、能源利用效率还是环境排放上,利用热电联产和工业余热供热比传统的煤改电、煤改气都具有优势,因而应该是我国城镇清洁供热的首选供热方式。”江亿谈道。

   据中国城镇供热协会副理事长、北京热力集团副总经理刘荣介绍,在对某集团供热出力现状进行调研时,发现该集团热电联产热量产出仅为可产出量的44%,绝大多数供热机组潜力仍存在很大的挖掘空间。刘荣建议,应在确保存量机组充分利用的前提下方可新建热电联产机组。

   “传统热电联产存在超过其供热能力40%的余热挖掘空间。”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教授付林认为。据付林推算,如果将北方城镇供热全部由热电联产取代,北方地区火电容量6亿千瓦,可满足200亿平方米供热。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北方城乡取暖建筑面积约206亿平方米,其中,城镇141平方米,农村65亿平方米。

   “热电联产在各种清洁供暖方式中供热能耗最低,是最节能的方式。热电联产应该得到足够重视,成为北方供暖发展的主要方向。”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吴彦廷表示。

   据相关专家分析,各地火电厂供热潜力巨大。未来,北京可以考虑在充分挖掘现有热电厂供热潜力的基础上,将河北、天津及内蒙古靠近北京的部分电厂余热长距离输送至北京供热。陕西、内蒙古、新疆及宁夏燃煤电厂较多,仅需将热负荷附近的部分火电厂改为热电厂。山东和辽宁未来将有大量核电装机,将核电和燃煤火电的余热用于供热,可承担基础供热负荷。

   吴彦廷建议,应推动逐步形成以电厂余热为集中供热基本负荷,以具有优质低温热源的电热泵为补充,以分布式燃气锅炉为调峰热源的供热体系。

   科学推进“煤改气”“煤改电”

   “不能一说到清洁取暖,大家都往电、气这些能源形式的方向挤,首先要立足各地的特点,因地制宜,尤其是农村,更应该考虑自身的资源禀赋。”相关专家在上述会议上指出。

   “对于农村,不应实行煤改气。”“电直热不可行!热泵是煤改电的方向。”这是江亿在上述会议上特别强调的观点。

   在江亿看来,煤改气、煤改电需要从资源、安全、经济供给条件等全方面考察分析。对于城镇,燃气适合于充当调峰热源和一些不能连接集中供热网的区域。电直热相当于35%的燃煤锅炉,是高能耗、高污染方式。

   “采用电直热的方式要充分论证,在电能来源为风电、光电、水电等可再生电力时可考虑推广应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梁传志认为,应该因地制宜推进煤改气、煤改电和其他清洁能源改造,燃气要充分考虑热源。

   对于直接电采暖这一方式,张建国认为,应该因地制宜,在缺乏其他清洁热源时再考虑。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规模较大地区实施电供暖。

   而江亿则表示:“即使是风电、光电,也不应该通过电热浪费掉,应充分发挥电力作用。”

   “在农村地区盲目大规模推广‘煤改气’有一些弊端,如补贴依赖度高、运行费用高、普遍超出农户可承受能力、燃气公司亏损经营、安全隐患突出、气源保障可靠性低等,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调研了多省煤改气、煤改电工作的中国城镇供热协会副秘书长牛小化在会上谈道。

   2018年12月底至2019年1月初,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建司委托中国城镇供热协会等单位,针对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等北方四省煤改气、煤改电工作进行了现场调研。

   牛小化认为,作为一种高品位的能源,天然气可作为城市热电联产或其他低品位能源的调峰热源,但不宜作为供热的主力热源,更不宜作为农村地区散煤替代的主力能源形式。

   上述调研报告建议,各地区应加大对低温空气源热泵热风机等新型节能“电代煤”技术的试点和推广力度,取消对直接电热取暖方式的补贴。

   “煤改电不是简单直接电热,而是发展更节能的技术。”中国城镇供热协会农村清洁供热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杨旭东表示。他建议,在农村应充分挖掘生物质清洁利用、空气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因地制宜、提高效率、降低污染。慎用天然气和直接电热取暖。

   业内人士认为,煤改气、煤改电从建设和运营两方面都需要依托政府补贴,应充分利用好中央财政对示范城市给予的奖补激励资金,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改进政策措施、完善价格体系,探索一条清洁供暖市场化运作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既要改得起,也要用得起

   “充分考虑建设投资数额和来源的可行性,是推动清洁取暖工作的前提。”河北省燃热办的徐京杰在上述会议上谈道。他建议:“要做到建设投资能落实,运行费用可承受。既要改得起,也要用得起。”目前农村清洁采暖建设投资是以政府补贴为主、农户自筹为辅的方式,金额尽量控制在政府补贴额度范围内,鼓励企业创新投资模式,切实落实投资资金。

   清洁取暖改造工作实际推进过程中,地级城市直接面向基础最差、最需改造的农宅,资金缺口大。为此,牛小化建议,调整各级别城市中央财政奖补资金比例及金额,适度向基层政府倾斜。

   山东省商河县常务副县长陈晓东在接受《中国电力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立足商河取暖现状和资源优势,实现政府、企业、群众三方参与,打破‘观念、技术、资金’三大瓶颈,采用‘地热+’集中供暖和‘空气源热泵+’分散供暖两种模式,建立地热利用和清洁能源监控两个网络,实行清洁供暖与建筑节能并举,努力走出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居民可承受的清洁供暖方式。我们将利用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城乡供暖无煤化。”相关专家认为,在农村或者县域推行生物质清洁供暖,可以就地收集利用,成本较低,而且其收、储、运、加工产业链长,带动能力强,生物质炉具炊、暖两用也更符合农村居民传统习惯,可成为生物质资源富集地区大气污染治理与产业扶贫的一个最佳结合点。建议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因地制宜大力推广农村生物质清洁取暖发展模式。

   “总投资1万元,年运行费1000元,使用是一键式,推广时按照一个规划。”杨旭东向《中国电力报》记者介绍,2018年5月2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召开北方15省市清洁取暖现场会,认为农村清洁取暖“四一原则”在北方大部分地区可以实现。

   张建国提出,大力发展供热市场,应鼓励民营企业进入清洁供暖领域,鼓励源、网、站、热用户一体化的经营管理模式。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宋波呼吁,在确保完成既定目标的前提下,对清洁取暖工程进行顶层设计,明确整体技术路线,出台系列指导性技术标准。


地址:西安市新城区尚德路79号    电话:029-81005197     投稿邮箱:493129371@qq.com

版权所有 © 陕西省电力行业协会    陕ICP备17012114号-1    技术支持:网是科技

陕西省电力行协公众号